国学 Logo
通知
测试 2025-4-11
当前位置:首页 / 国学 / 说文解字 / 秋兴八首咏怀古迹(其三)_原文及翻译

秋兴八首咏怀古迹(其三)_原文及翻译

责任编辑: admin 来源: 说文解字 专题文章 浏览次数: 2 更新日期: 2025-02-01 07:11

  《咏怀古迹五首》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(766 年)在夔州(治今重庆奉节)写成的组诗,当时杜甫处于漂泊西南的状态,远离故乡,目睹国家的动荡和自身的遭遇,心中充满感慨,借咏古迹来抒发自己的情怀。诗人借王昭君的事迹,既表达了对王昭君远嫁异域、身世凄凉的深切同情,也借昭君的 “怨恨” 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、漂泊天涯的悲叹,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,将个人身世与历史事件紧密结合,具有深刻的讽喻意义。
  
  秋兴八首咏怀古迹(其三)_原文及翻译
  
  作者: 杜甫
  
  群山万壑赴荆门,生长明妃尚有村。
  
  一去紫台连朔漠,独留青冢向黄昏。
  
  画图省识春风面,环珮空归月夜魂。
  
  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
  
  秋兴八首咏怀古迹(其三)全文翻译:
  
 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,奔赴荆门山,这里有生长明妃(王昭君)的村子。
  
  一旦离开汉宫,(命运)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,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。
  
 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,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。
  
  即使千年过后,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,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。
  秋兴八首咏怀古迹(其三)_原文及翻译
  秋兴八首咏怀古迹(其三)对照翻译:
  
  群山万壑赴荆门,生长明妃尚有村。
  
 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,奔赴荆门山,这里有生长明妃(王昭君)的村子。
  
  一去紫台连朔漠,独留青冢向黄昏。
  
  一旦离开汉宫,(命运)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,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。
  
  画图省识春风面,环珮空归月夜魂。
  
 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,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。
  
  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
  
  即使千年过后,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,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。

声明:部分内容来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以上内容,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。

精准八字精批

已有 898,521,34 人获得专业运势分析

* 请填写真实中文姓名以保证测算准确度

友情链接 易德轩网欢迎权重 3 以上友情链接。链接 QQ: 416723897 微信: 13166337010